教学工作

思政课建设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教学工作 -> 思政课建设 -> 正文

4.【我心中的思政课】思政课必须关照现实融入生活

来源:红笔网评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1-11-09

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,人人都能在相应的场景适时地脱口而出,但是自觉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实践者并不多见。

 

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我们的思想启蒙和理论传递课,但是,从课堂接收到的理论知识更多只是浮于表面的暂时性的信息接收。对我来说,思政课更像众多理论知识的繁复集合体,开始学的时候还能顺着老师的思路走,随着越来越深入的学习,知识不断堆积和重叠,我不得不常常驻足,更多的是停滞或者是随波逐流。

理论性的教学再怎么创新似乎也驱逐不掉其中的无聊和繁琐,以至于每每提到思政课,眉头就开始不自禁地起皱起来。而老师也清楚我们对于课程的疏离。于是乎,我也只是单纯将其视为一门课程,是带有功利性完成教学目标的考试课:汲汲于分数而死记硬背,外加浅层次的理解应付考题。而真正引起我反思的是授课老师说的一句话。


那天早晨突然停电,老师在我们闹哄哄的气氛下说:“这让我想起了马克思。”我久久诧异于老师的话,好像是教育性的话,使人一听就产生了抵触心理。从小到大我们受到过许多教育,听到了许多道理。于是就能条件反射地知道老师即将展开怎样的高谈阔论,似乎说出来就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了。而我想的更多的是,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传播不仅仅是思政课,同时也应该贯穿其他课程。我们需要弄明白究竟为什么思政教育如此重要,为什么它是贯穿时代和整个人生的课程。

 

首先,从思政课开设的目标来看,让学生认知基本观点和基本内容, 领悟基本方法,提高运用能力,树立理想信念,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。 该目标是贯穿人的一生的,所以理想中的思政课老师能够善于结合生活中的实例,比如通过中外结合的故事性启迪,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,有自己的见解。而老师就是课程的主导,在用故事或者实例激趣的同时,理清学生产生的偏差。在学生接受理论的同时完成了对他人实践的认知,使学生能够基于实践而理解理论。


 

其次,基于课程与生活实践的关系,老师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,分享当下的时事热点或者身边有影响的热门事件,分享自己的认知和感受,让学生形成自己对生活的体悟。 同时,大家可以结合所学找到对应的理论进行学习分享,以此来温习所学原理。毕竟学生对理论的自我理解多少会有欠缺和偏离,老师适时进行拓展延伸,以及必要的纠正,形成良性的课堂活动。

 

再次,老师能够在一个时间段内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考察。 利用训练题目或历年真题对该阶段学习效果进行考察,从而有针对性地检验学生的学习实践和教学实践,这样不仅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课程的快乐,以及自己能够发表观点和个人见解,也能够并完成在课程考察中认识和把握好日常的生活规律。
最后,老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,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,创造性地达成教学目标。 而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中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熏陶,更好地调动自身积极性将理论放到社会生活中去检验。

(作者:吕晓瑜 365英国上市官网汉语言文学(专升本)2101班学生,指导老师:孟宪杰)

责编:朱德宇

 


请升级浏览器版本

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。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。

Baidu
sogou